

西安鳳棲山墓園


鳳棲山北區墓園是1994年11月26日經省民政廳批準開業的,由長安區民政局與 鳴犢街辦留公一村合辦的經營性骨灰墓園。位于長安區鳴犢街辦留公一村村西,墓園交通便利,距西安僅13公里,墓地依山傍水,景色秀麗,是人們葬親祭祀的理想之地。
墓園坐西向東,沿坡而建,氣勢恢宏,墓園面對莽莽“白鹿”,腳蹬“浐河”涓涓流水,南眺巍巍秦嶺山脈,北依雁塔晨鐘,背靠風水寶地鳳棲山。是古長安、白鹿塬、少陵塬、八里塬聚會之首。葬有漢代帝、相皇陵十余座,被稱為長安十三井,均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,實為風水寶地矣。墓園規劃占地面積1280畝,計劃安葬穴位15萬座以上,現已安葬穴位30000余座。墓型設計獨特,作工精細,且收費合理。既有低檔墓型、中檔墓型,也有高檔墓型,草坪墓、工藝墓共88種供社會各層群體任意選擇使用。墓園為方便喪戶,在西安,韋曲設有七個辦事處,聯系予約定墓業務。墓園辦公環境優雅,管理規范,設備齊全,電腦排版,網絡查閱,墓區24小時電子監控,并提供免費禮儀安葬。2006年銷售墓體2000座,營業收入2000萬元,創利稅180萬元。根據行業特點,制訂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合同16項。同時為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,開展了“我是一流員工”、“我愛鳳棲山”和“五心三一樣”的服務活動。五心即:愛心、細心、關心、熱心、耐心;三一樣即:生人熟人一樣、領導百性一樣、遠親近鄰一樣。員工服務遵循喪戶至上,服務第一的市場理念,注重社會效益,信守合同、信守承諾、完善自我、誠信服務、健康發展是墓園的服務宗旨。
墓園建設注重殯葬文化內涵和園林風光有機結合,并加以突現與宣傳。建造具有觀賞價值的仿古式的碑廊,收集了吳三大、衛俊秀、鐘明善、薛鑄等80多位書法家的題詩、題詞130余幅,對宣傳殯葬文化,提高墓園的人文景觀,改善墓園文化環境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。大型石雕“山羊哺乳、猴偷仙桃、熊玩金山”千姿百態,栩栩如生,讓人回味無窮。墓地道路交錯、曲徑四通、綠樹成蔭、四季長青、三季有花、飛鳥齊鳴、環境幽雅,低音音響,悠揚廻蕩,凝似天國仙境。草坪、花園圖案設計新穎。大佛、天池湖靈光突現,風趣獨特。區心花壇,別具一格,鳳凰展翅,騰空翔飛,使游客、喪戶對鳳棲山的歷史傳奇回味無窮。親人安臥鳳棲山也是對生者心靈的慰藉。十二屬相,神采奕奕,在向人們昭示人類回歸大自然,鳳棲山才是我們的理想之地。具有觀賞、紀念意義的“6.6空難紀念標志”、“任哲中紀念祠”、“九步云梯”、“幸福踏步”和“上林苑”,獨特設計飽含了公墓建設者的一片心血。公墓創業者高瞻遠矚,規劃超前,設計合理,整個墓區,藍天、綠樹、鮮花、碧水相襯,把人類歸宿的墓地建設得如此完美,逝者英靈靜臥其中,生者懷感,不是墓地,勝似花園。
近年來,隨著墓園不斷的發展壯大,慕名前來訂墓的人數不斷增加,先后有40多位老紅軍、老勞模以及社會名流在此安葬,他們是原中央財經委辦公廳主任馬豫章;原新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鳳岐;老紅軍、原新疆自治區總工會副主席徐美蓮;老紅軍、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楊林;抗美援朝戰斗英雄李俊卿;原蘭州市委副書記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峰野;原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史劍青;著名國畫大師蔡鶴汀;書法篆刻大師付嘉儀;陜師大教授、著名書法家衛俊秀;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任哲中、劉易平;堪稱戲曲界一代琴師肖炳;原西安口腔醫院院長、口腔頜面成型外科專家董淑芬;著名神經外科專家、省級勞模張政威等知名人士在此安葬。
墓園認真貫徹殯葬改革方針政策,節約土地資源。丙戌年春(2006年),一座總投資1000多萬元的永久性骨灰存放堂-------福容宮在風棲山北區墓園莊嚴落成。福容宮總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,可容納14000個福位,28000具骨灰。屬永久性骨灰堂,福位價格合理,可供不同階層人士選位消費。福容宮內部設施齊備,各種佛像一應俱全,施舍臺、千佛燈,一樓少陵殿雕梁畫棟,金碧輝煌,甚是大觀。兩側的“皈真閣”和“聚仙閣”各有千秋,盡顯豪華尊貴。
墓園近年來榮獲區、市、省消費者協會“誠信單位”稱號,榮獲陜西省民政廳“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”,榮獲中國消費者協會“誠信,維權”活動陜西省推薦單位;榮獲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級“守合同,重信用單位”,榮獲全國產品質量服務消費者雙滿意單位。
墓園坐西向東,沿坡而建,氣勢恢宏,墓園面對莽莽“白鹿”,腳蹬“浐河”涓涓流水,南眺巍巍秦嶺山脈,北依雁塔晨鐘,背靠風水寶地鳳棲山。是古長安、白鹿塬、少陵塬、八里塬聚會之首。葬有漢代帝、相皇陵十余座,被稱為長安十三井,均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,實為風水寶地矣。墓園規劃占地面積1280畝,計劃安葬穴位15萬座以上,現已安葬穴位30000余座。墓型設計獨特,作工精細,且收費合理。既有低檔墓型、中檔墓型,也有高檔墓型,草坪墓、工藝墓共88種供社會各層群體任意選擇使用。墓園為方便喪戶,在西安,韋曲設有七個辦事處,聯系予約定墓業務。墓園辦公環境優雅,管理規范,設備齊全,電腦排版,網絡查閱,墓區24小時電子監控,并提供免費禮儀安葬。2006年銷售墓體2000座,營業收入2000萬元,創利稅180萬元。根據行業特點,制訂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合同16項。同時為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,開展了“我是一流員工”、“我愛鳳棲山”和“五心三一樣”的服務活動。五心即:愛心、細心、關心、熱心、耐心;三一樣即:生人熟人一樣、領導百性一樣、遠親近鄰一樣。員工服務遵循喪戶至上,服務第一的市場理念,注重社會效益,信守合同、信守承諾、完善自我、誠信服務、健康發展是墓園的服務宗旨。
墓園建設注重殯葬文化內涵和園林風光有機結合,并加以突現與宣傳。建造具有觀賞價值的仿古式的碑廊,收集了吳三大、衛俊秀、鐘明善、薛鑄等80多位書法家的題詩、題詞130余幅,對宣傳殯葬文化,提高墓園的人文景觀,改善墓園文化環境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。大型石雕“山羊哺乳、猴偷仙桃、熊玩金山”千姿百態,栩栩如生,讓人回味無窮。墓地道路交錯、曲徑四通、綠樹成蔭、四季長青、三季有花、飛鳥齊鳴、環境幽雅,低音音響,悠揚廻蕩,凝似天國仙境。草坪、花園圖案設計新穎。大佛、天池湖靈光突現,風趣獨特。區心花壇,別具一格,鳳凰展翅,騰空翔飛,使游客、喪戶對鳳棲山的歷史傳奇回味無窮。親人安臥鳳棲山也是對生者心靈的慰藉。十二屬相,神采奕奕,在向人們昭示人類回歸大自然,鳳棲山才是我們的理想之地。具有觀賞、紀念意義的“6.6空難紀念標志”、“任哲中紀念祠”、“九步云梯”、“幸福踏步”和“上林苑”,獨特設計飽含了公墓建設者的一片心血。公墓創業者高瞻遠矚,規劃超前,設計合理,整個墓區,藍天、綠樹、鮮花、碧水相襯,把人類歸宿的墓地建設得如此完美,逝者英靈靜臥其中,生者懷感,不是墓地,勝似花園。
近年來,隨著墓園不斷的發展壯大,慕名前來訂墓的人數不斷增加,先后有40多位老紅軍、老勞模以及社會名流在此安葬,他們是原中央財經委辦公廳主任馬豫章;原新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鳳岐;老紅軍、原新疆自治區總工會副主席徐美蓮;老紅軍、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楊林;抗美援朝戰斗英雄李俊卿;原蘭州市委副書記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峰野;原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史劍青;著名國畫大師蔡鶴汀;書法篆刻大師付嘉儀;陜師大教授、著名書法家衛俊秀;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任哲中、劉易平;堪稱戲曲界一代琴師肖炳;原西安口腔醫院院長、口腔頜面成型外科專家董淑芬;著名神經外科專家、省級勞模張政威等知名人士在此安葬。
墓園認真貫徹殯葬改革方針政策,節約土地資源。丙戌年春(2006年),一座總投資1000多萬元的永久性骨灰存放堂-------福容宮在風棲山北區墓園莊嚴落成。福容宮總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,可容納14000個福位,28000具骨灰。屬永久性骨灰堂,福位價格合理,可供不同階層人士選位消費。福容宮內部設施齊備,各種佛像一應俱全,施舍臺、千佛燈,一樓少陵殿雕梁畫棟,金碧輝煌,甚是大觀。兩側的“皈真閣”和“聚仙閣”各有千秋,盡顯豪華尊貴。
墓園近年來榮獲區、市、省消費者協會“誠信單位”稱號,榮獲陜西省民政廳“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單位”,榮獲中國消費者協會“誠信,維權”活動陜西省推薦單位;榮獲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級“守合同,重信用單位”,榮獲全國產品質量服務消費者雙滿意單位。
更新日期:2024-11-28 22:56
編輯:西安墓地 信息來源:網絡
說明:內容價格僅供參考,實時價格來電咨詢。